1、民国初期瓷器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开始由制瓷作坊向瓷业公司转型,并由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变为现代机械化生产,机制瓷器造型更加统一并且规范化,但略显呆板,而且一般商品化日用粗瓷器表现得更为明显。
2、民国瓷器的瓷胎有明显的现代瓷质感,白度和硬度较高,尤其描金工艺作为民国瓷的一大特色,通常在器口、壶嘴、瓶的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处进行描金。
3、民国时期的瓷器胎质相对疏松,瓷釉与胎骨的结合也不够紧密,釉面上也常出现气泡或是脱釉现象,民国早期的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而晚清瓷器则多数没有这一特征。
4、民国瓷器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花卉、山水、鸟兽、博古等图案,装饰图案也由山水、人物、花卉图案,转变为一面为绘画,一面为诗词文字装饰,民国瓷器的绘画一种是流行于清代的吉祥寓意纹样,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宣传时事和政治主张的内容。
1,何朝宗(1522-1600年),又名何来,明代瓷塑家。
江西临川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隆泰后所村人。
2,唐英(1682-1756年),清代初期陶瓷艺术家。
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
沈阳人,隶属汉军正白旗。
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
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3,焦佩兰,清末民国时期浅绛彩瓷绘艺人。
生卒年不详。
有作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商山四皓图盘”传世,
清朝缠枝议花卉盘,品相精美,光洁亮丽,精巧别致,为“大清雍正年制”款,乃雍正时期到代的官窑青花精品,能存留至今,极为不易,非常难得。
盘内部为青花缠枝莲纹,中间一朵盎然怒放的莲花尤为夺目,周围环绕着四朵小莲花和娇嫩枝叶,盎然怒放的花格外醒目,硕大而饱满,朵朵均衡分布,井然有序。
内壁口沿处为一圈较窄的缠枝莲瓣纹条带,花枝婉转缠绵不断,灵动隽秀,观赏性佳;外壁以青料绘制缠枝莲纹,与内壁纹饰相协调呼应,写实而传神,藤蔓卷草婉约多姿,繁密有致,浓暗分明,有一气呵成感,灵动而不失规矩,结构连绵不断,蕴含着“生生不息”之意,艺术观赏性极佳。
贴花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使用印模印出纹饰后贴于器物上,再施釉烧成。
唐代长沙(今属湖南)及巩县(今属河南)两窑已很盛行;前者在青釉褐斑器物上贴花,有人物、禽鸟、双鱼、花卉、园景等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后者在三彩罐、瓶、壶上贴有各种团花纹饰,施加鲜艳的彩釉,增加了器物的和谐与整体美。
这种技艺在清朝时期有人做过。
谢谢
清朝生产的瓷器中琢器类一般胎体厚薄适中,圆器类胎体有厚的也有薄的。
康熙时期瓷器胎质细密坚韧,胎体较重;雍正时期胎体细润、轻薄,白度较高;道光以后的瓷器胎质较粗,胎体笨重。
相比明代瓷器,清代琢器露胎处没有火石红色斑,腹、颈连接处没有粘连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