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读zhì,意为登高,上升。
陡读dǒu,有两个意思,一是斜度很大,近于垂直;一是突然。
两者虽是同一个偏旁“阝”,但读音明显不同,意思更是千差万别。
陟椒读zhìjiāo,
详细字义
◎陟zhì
〈动〉
(1)(会意。
甲骨文字形。
从阜,从步。
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
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2)同本义,与“降”相对[climbup;ascend]
陟,登也。
——《说文》
陟,陞也。
——《尔雅》
陟降庭止。
——《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
——《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
——张衡《东京赋》
拼音:
xǐ徙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xǐ(1)<动词>迁移。
《琵琶行》:
“今漂沦憔悴,转~于江湖间。
”(2)<动词>调动官职。
《张衡传》: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3)<动词>变化;改变。
《察今》:
“时已~矣,而法不~。
”
姓氏:
陟,拼音:
zhì,当代全国人口:
不足千人〔稀有姓氏〕,排名:
第1670位,位于蔻姓之后,塘姓之前。
陟姓氏,历史来源:
1、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命姓。
2、出自子姓,以国名命姓。
上古帝尧继位后,封他的兄弟契(姓子)于商邑(今陕西洛县),后来建立了商国。
3、出自姬姓。
战国时卫国公孙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国变法图强,被封于商(今河南武陟县),所以称为商鞅。
他的后代以封邑命姓,称商姓。
4、出自邓姓。
邓陟:
唐朝五代时期诗人。
后改为陟姓。
陟彼意思是:
我攀到那光秃秃的高山上啊,向老母亲所在的故乡眺望着。
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的《诗经陟岵》,原诗如下: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
嗟!
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
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
嗟!
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