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派没落的原因:
1.学术竞争:
在公羊学派兴起的同时,其他儒家学派也在发展,如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
这些学派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学术界的竞争更加激烈,公羊学派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2.儒家经典的重构: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被不断重构和解读。
这导致了不同学派之间的观点和理解差异增大,公羊学派的核心理念和理论体系可能在这种重构过程中逐渐失去优势。
3.政治因素:
在中国历史上,皇权对学术的影响力非常大。
随着皇权的更迭,政治环境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公羊学派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可能在特定政治环境下失去影响力。
4.传播和教育:
随着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公羊学派的传承和传播可能受到限制。
同时,一些非公羊学派的儒家学者可能通过教育和研究活动将其他学派的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从而削弱了公羊学派的影响力。
5.文化交流:
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一种普遍现象。
随着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增多,其他文化和思想观念也逐渐传入中国,这可能导致儒家学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竞争加剧,从而削弱了公羊学派的地位。
总之,公羊学派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术竞争、经典重构、政治因素、传播和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等。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公羊学派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衰落。
公羊学派,是公羊学派从战国至西汉初的学派教学体系,西汉时期,春秋公羊学成为五经中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它将经典崇拜糅进传统儒学固有的圣人崇拜之中并将新时期的圣人崇拜发扬到极致。
代表人物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是非常铁血和强悍的哲学思想。
是儒家经学中专门研究和传承《春秋公羊传》的一个学派,它属于今文经学内部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派。
西汉景帝时期,立治《春秋》“公羊学”的博士胡毋生、董仲舒(当时的博士还不是专经的博士)。
公羊义理的次第如下。
第一条:
西狩获麟;
第二条:
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
第三条:
后圣平治天下的步骤与方法;
第四条:
规则与担当;
第五条:
乐道尧舜之道。
一、西狩获麟
按公羊先师的说法,《春秋经》是获麟之后夫子才在纠结中写成的,并且有“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言辞,因此“西狩获麟”就应该是公羊学的入门第一义。
对这一条义理反复琢磨,对学习公羊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
按公羊先师的说法,夫子作《春秋》寓平治天下的法度,然后等待后圣来执行,使天下由乱世回归太平世。
因此“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义就是我们需要琢磨的第二条义理。
后圣是谁?后圣会出现吗?我们怎么才能认识后圣?这些问题就是公羊学需要详细讨论、研究的问题。
三、后圣平治天下的步骤与方法
后圣平治天下可以参考夫子制定的法度,那么夫子制定的这些法度能不能平治天下?后圣执行夫子制定的法度的时候,有哪些步骤,有几个层次?这也是公羊学需要讨论的问题。
这个义理应包括“三科九旨”等等公羊学的传统话题。
四、规则与担当
世界是复杂的,因此固定的规则或制度并不能维系天下太平。
因此有一些与规则想反,但是也可以作的事情,需要我们个人去担当。
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的就是经与权、宽恕与复仇、尊王与王鲁等等概念。
五、乐道尧舜之道
公羊学是夫子之道,也是尧舜之道。
因此学习公羊学就是学习善道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乐的状态,一种在美好希望中生活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可以讨论公羊学与大正至中的中华美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