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推荐 > 正文

七巧板的来历故事(七巧板的来历和用途)

发布时间:2023-08-12 15:07:22   来源:    

七巧板的来历故事?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简单单的七块板,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

可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竟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子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边形,6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

今天,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图,它在国外被称为“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现在,七巧板是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智力游戏。

七巧板的来历和用途?

七巧板的用途为以下三点

1、七巧板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

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

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

3、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

七巧板的来历

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

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

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竟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

法国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

谁能想象到七巧板居然会跟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特以及卡洛尔等人发生关系。

实际上他们全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七巧板的由来是什么?

七巧板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

明、清两代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

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

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七巧板的来历两句话?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是中国著名的拼图玩具。

因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启发儿童智慧,所以深受欢迎。

传到国外后,风行世界,号称“唐图”,意即“中国的图板”

七巧板的历史演变过程50字?

传统七巧板源于宋代的“燕几图”。

所谓“燕几”同“宴几”,就是请客吃饭招呼客人的小桌子。

说起“燕几图”的来历,不得不提宋朝一位叫黄伯恩的人。

黄伯恩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而且热情好客,他首先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

后来有人增加了一小几,把它改进为7张桌子组成的宴几。

7张宴几可遵循七巧板“勾股法”设计原理,视宾客的多少,任意拼排成不同形状的桌面。

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等,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这就是传统七巧板的雏形,为后世的拼图玩具开创了先河。

后来,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组成...

七巧板的历史演变过程50字?

传统七巧板源于宋代的“燕几图”。

所谓“燕几”同“宴几”,就是请客吃饭招呼客人的小桌子。

说起“燕几图”的来历,不得不提宋朝一位叫黄伯恩的人。

黄伯恩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而且热情好客,他首先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

后来有人增加了一小几,把它改进为7张桌子组成的宴几。

7张宴几可遵循七巧板“勾股法”设计原理,视宾客的多少,任意拼排成不同形状的桌面。

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等,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这就是传统七巧板的雏形,为后世的拼图玩具开创了先河。

后来,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