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是“yīnmiè”、“yānmiè”。
“堙灭”,汉语词汇,拼音为yīnmiè,基本含义是指埋没;泯灭。
“湮灭”,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yānmiè,常用释义为:
1.动词,埋没;磨灭。
近义词:
消逝、埋没、磨灭。
反义词:
出现、产生、显现。
例句:
一场沙暴过后,整个村庄都被湮灭在了沙漠中。
褫夺是剥夺的意思。
“虢”读音guó,是周朝的国名,也作为姓来使用。
虢是比较古老的文字,现代很少用。
在汉语应用中,除了虢国、虢镇、虢王和“灭虢取虞、假途灭虢、暮虢朝虞、假道灭虢”这几个成语外,它不可以组成词组也不能组成句子,也不能当作单词使用。
12345同年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自陈国讨伐莒国,包围了莒国的渠丘城,而渠丘城因为过于破旧,所以很快就溃败了,百姓纷纷出逃去了莒城,楚军进入渠丘。
但是,楚军方面也付出了代价——公子平被俘。
令尹子重对莒国人说——别杀他,我们放了你们的俘虏。
可是,莒国人却不顾令尹子重的请求,把公子平给杀了。
于是,楚军又包围了莒城。
巧得很,莒城也很破旧,两天后,莒城溃败。
楚军攻破莒城后,没过多久又攻入了郓城。
楚军轻松连破莒国渠丘、莒城、郓城三座城池,这一切全都是因为莒国没有防备的缘故。
对此,当时的君子评论说——仗着僻陋就不设防备是大罪,提前防备意外是大善;莒国仗着自己地处僻陋,而不修葺城郭,眨眼之间,就被楚军攻克了三座城池,就是因为没有设防备的缘故;诗云“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有代匮”,说的就是不能不提前做好准备。
诚如这句逸诗所说,就算有丝、麻这样的好东西,也不要扔了菅和蒯(都可以做鞋),就算有姬、姜两姓的美女,也不要抛弃容颜憔悴的不美之人,君子无不这样做,就是要在匮乏之时拿它们来作代替品。
为什么君子们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这还得从上一年的秋天说起。
彼时,巫臣出使吴国,向莒国借道。
当巫臣和莒国国君渠丘公(宋)一起站在莒国的护城河上时,看着莒国破旧的城池,巫臣提醒渠丘公说——城池太破旧了。
可是,听了巫臣的话,渠丘公却对巫臣说——莒国地僻陋蛮夷之地,谁会把我们当成当年的虞国呢?
当年晋献公时代晋国曾经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灭掉虢国后,晋国转回头便把虞国也给灭了。
晋国假道灭虢这事,多年以来对诸侯的触动都是很大的。
如今巫臣借道莒国去吴国,言及莒国城池破旧,渠丘公却答以莒国地处偏僻的蛮夷之地,没有人会觊觎他的国家。
巫臣见渠丘公竟然这样说,便又说道——哪个国家没有怀贪诈之心、企图开辟疆域来有利于国家的人呢?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世上才有那么多大国;大国通过侵伐小国开拓封疆,小国或者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防备从而存活下来,或者放纵大国不设防备因而灭亡;勇夫尚且层层关闭家中的内、外门户,更况何一个国家呢?
你看,巫臣一年前在借道莒国时,见到莒国城池破旧,已经十分善意地一再提醒过渠丘公了,可是对于巫臣的苦口良言,渠丘公非但没有在反思后拿出行动,修缮莒国的城池,反而坚持认为莒国地处僻陋,没人会觊觎这样僻陋的蛮夷之国。
而巫臣则指出了一个真理——世上多的是怀贪诈之心图谋侵夺他人之国的人,世上的大国都是通过吞并小国才变成大国的。
巫臣甚至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勇夫尚且层层关闭家中的门户,从而说明一个国家更应该时刻做好防守工作;可惜朽木不可雕也,对于巫臣的良言,渠丘公来了个左入右出,当成了耳边风,本年,莒国渠丘、莒城、郓城三座城池被楚军接连轻松攻破,简直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