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中“夜郎”指的是现在贵州地区。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
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
“汉敦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
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
夜郎自大成语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
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
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
天子注意焉。
释义:
待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国归来后'说他待在大夏时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让人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历,回答的人说:从东南边的身毒国弄来的,从这儿到那里的路途有数千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买卖。
有人听说邛地以西大约二千里处有个身毒国。
张骞乘机大谈大夏在汉朝西南方,仰慕中国,忧虑匈奴阻隔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假若能开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对汉朝有利无害。
于是汉武帝就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让他们寻找捷径从西夷的西边出发,去寻找身毒国。
他们到达滇国,滇王尝羌就留下了他们,并为他们派出十多批到西边去寻找道路的人。
过了一年多,寻路的人们全被昆明国所阻拦,没能通往身毒国。
滇王同汉朝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
典故: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
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
夜郎是我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夜郎自大的夜郎是指今天的贵州。
夜郎囯,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夏商时属百濮地,夜郎成名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个夜郎国。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指夜郎国。
夜郎是我国少数民族先民在西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位置在现在的贵州地区。
夜郎国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
贵州人。
夜郎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中国古代儒学典籍《吕氏春秋》中的一个“蛮夷”。
《吕氏春秋》中记载:
“夜郎,在鬼神之国。
其人多魔神,能飞行,善用火,以改龙虎之形。
以蛇为神,是以常食蛇肉,以蛇皮裹身,故蜚短裸股,而覆以蛇皮。
”可以看出,《吕氏春秋》中夜郎被描绘成一个生活在神话之中、充满神秘色彩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