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读作[zǔ]“俎”具体有以下几个含义:
1.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皿
2.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俎的读音是zu,咄的读音是duo。
铭文大意为:
周王三年九日丁已丑日,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天子命虢叔传旨,给郑国赏赐祭祀礼器羔俎一个。
(羔俎:
为祭祀用来盛放三牲六畜之一,羊头的盘子,郑国为答谢天子之赐,铸造俎并在俎上记金文为祖考祭器,以记录天子的恩德。
以下为俎的器形与俎的铭文:
商周时期南北方流行的食具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铜炊食具中,俎只此一件。
此种造型的俎,也是商周时期南北方流行的食具。
这种俎类似小桌,平面长方形而俎面下凹成马鞍形,四足宽扁而外撇,从而显得比较稳固而便于盛载和切割牲肉。
俎面和四足都有透雕的纹饰,镂出的纹样都是矩形,未镂的部位则是细线的蟠螭纹。
因此整个构图以细线纹为地而强调镂孔矩形纹。
俎姓在2021年中华百家姓最新排名为第766位,居于摆姓之后,嘉姓之前。
俎,念zǔ,也有念chuò,jū。
俎姓是汉族姓氏。
《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后魏有鲍俎氏,俎氏为鲍俎氏所改。
”或音cuò,亦姓。
明代有俎琚,正德进士;又有俎有用,五台知县;清代有俎知蕙,顺治辛丑进士。
俎姓是现行较罕见姓氏。
2021年全国俎姓总人口仅有9千人。
今河北之昌黎、乐亭、涉县,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湖北之武昌,福建之宁德等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