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主角是孔子。
韦编三绝(拼音:
wéibiānsānjué)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成语“韦编三绝”即引自于此。
“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
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
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
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读《易》,韦编三绝。
”
释义:
韦:
熟牛皮;韦编: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
概数,表示多次;绝:
断。
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