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绞丝旁一个委念ruí,写作緌。
緌指的是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出自《礼记·内则》,孔颖达疏:
“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
“緌”字可组词为:
1、翠緌:
指的是冠缨下垂的部分。
2、缋緌:
指有画纹的帽带。
緌ruí
1.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
“葛履五两,冠~双止。
”
2.像缨饰的下垂物。
3.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
4.系结。
5.继续。
纟和委一起是緌字,读作ruí。
緌字指的是系在脖子上面的帽带。
这个字的出处是出自《礼记·内则》之中,孔颖达疏:
“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
“緌”字可组词为:
1、翠緌:
指的是冠缨下垂的部分。
2、缋緌:
指有画纹的帽带。
緌,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ruí,最早见于秦篆中。
“緌”的基本含义为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如“葛履五两,冠緌双止”;引申含义为像缨饰的下垂物。
字源演变:
緌,最早见于秦篆,从纟委声。
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緌”字。